北京时间:
 喀土穆时间:
外交轶事 苏丹学车记
2021-11-03 18:07


作者简介    

郑达庸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,中东问题专家;曾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、中国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大使、驻伊拉克共和国大使、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。

早期使馆开车要请“外援”  

小时候看到别人开车,觉得特带劲,心里就痒痒,想着长大了要当个司机有多好。我当司机的梦想后来还真的实现了,不过没想到的是,第一次学开车竟然是在非洲。

1958年大学毕业后,我被分配到外交部,1959年被派去中国驻苏丹大使馆,在王雨田大使的领导下工作。那时候中国在国外建立的大使馆并不多,我们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做,而偏偏在开车的问题上却要依赖“外援”,也就是聘请当地的司机。因为除了国内派来给大使开车的人外,使馆其他人都不会开车,当时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。

我在办公室工作,负责对外联络、采购,还有安排约见事宜,平常只能靠外国司机开车带着我上街,也不认识路,很被动。当时王大使就讲:“人家别的使馆都是职员、外交官开车,为什么我们使馆就非得请当地的司机?我们自己也可以学嘛。”这在当时算是很开放的观点了。

1992年,郑达庸大使夫妇在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合影

那时与现在不同,新中国成立初期,开车是一门职业,司机是一个专业工种,很少有人做其他工作还自己开车的。现在当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,越来越多的人自己有车自己开,有些单位的领导也是自己开车。

说实在的,当时王大使让我学开车,还真有点紧张,因为害怕撞车,更害怕撞人。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外汇也不是很多,买一辆车也不容易,如果把车撞坏了就是国家的损失。不过能学开车也挺高兴的,因为许多年来我都一直梦想着开车,现在机会终于来了,心里还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。

英国考官问我汽车是什么  

最有感触的还是考驾照。苏丹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,那时刚独立不久,还留下了一些英国的技术人员,在交通局里面就有一些来自英国的工程师,其中给我考试的就是一位英国考官。

看到我是使馆工作人员,考官还是比较客气的,但程序上一丝不苟。一上来他就问了我三个问题,结果这三个问题我都答错了。

他先问我:“你到这儿来学什么?”我说:“我学开车。”“学开什么车?”他接着问。我说:“学开汽车。”“那汽车是什么?”我一下子愣住了,汽车就是汽车嘛,汽车是一个机动车,而且要加汽油,然后打火开走。反正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。

可考官说:“你错了。”然后他很耐心地“启蒙”我:“汽车是机器,不是车,对人来说,用它代步叫车,但是从物质的角度说,它跟别的机器是一样的。机器是会吃人的,也会伤人,你必须拿出管理机器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机器,不能让它出故障,你自己也不能被机器伤了或者吃了,否则就会出危险,出事故。”

 苏丹首都喀土穆

第一个问题我答错了,我承认,我没想到汽车是这个概念。接下来他问我第二个问题:“街上的行人是什么?”

我回答说:“街上的行人是各行各业要办事的,或者是年长的老人在散步,或者是小孩子要上学。”结果他说又错了。“为什么呢?”他告诉我,“你作为一个驾驶汽车的人,或者说驾驶机器的人,应该把在你眼中穿梭的行人都看做是疯子,是神经病。”

我说:“怎么能这样说呢?难道街上走的都是疯子?”

英国考官笑了,说:“真正一眼就看得出来的‘疯子’,对你来说是安全的。可有些脑子有毛病的人,或者思想开小差的人,你是看不出来的,尤其是当你离他远远的时候,更加难以辨认。可问题是,他一旦发作了,你再反应可就来不及了,那就要出大危险,不是你撞他,就是他撞你,于是造成交通事故。所以说,最安全的思维就是把在大街上走的、穿越马路的人,都要当做不正常的人,这样你的警惕性就高了,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。反之,如果你认为所有人都是正常的,你的思想就很可能松弛下来,警惕性就会降低,一旦出现意外,你可能就会措手不及,轻则撞伤,重则将人撞死。当然这个问题很极端,作为司机,你就是要始终给自己提个醒,不能懈怠。因为在路上的懈怠,可能造成的就是生命终结。”

现在想想,考官的思维用在外交上也是很有意义的,那就是,许多事情宁可先往坏处想,才能够防患于未然。如果总是想当然,就很容易放松警惕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,一旦出现失误,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了。

 苏丹首都喀土穆

考官给我出的第三个问题也不简单,他问:“你开车回家,这个车怎么进车库?”

我想当然地说:“打开车库大门,我就开进去呗,只要不碰到两边就好了。”他说:“你又错了,你必须把车倒进去,而且左右两边的距离要一样。”我问:“为什么呀?”他说:“你要记住,往往出去的时候很可能有急事,必须一开门就能开出去,不需要再调头。而你回来的时候,办完事了,时间一般比较充裕,就要耐心地把车倒回去,为下次出门提供方便。看看消防队的车是怎么停放的,你就知道了。”

三个问题全答错了,我当然很懊恼。但话说回来,考官的三个问题及其答案对我确实有很大的启发,不仅对开车有好处,对工作也很有帮助。

一个深刻的体会是,规则是死的,但理解却是活的,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结果。在外交领域中,这种对于规则的透彻理解显得尤为重要。

学车时考官关于车的解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使我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,但这并不能保证驾车绝对不出事故,“阿拉伯大饼”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
那是我在考取驾照后第一次开车到铁路局去取货单。我以为铁路局的仓库没人,便开车进了库区,突然一个卖阿拉伯大饼的骑着自行车半路杀了出来。措手不及的我虽然及时把车停了下来,但他还是摔倒在我的车轱辘边上,还好人没伤着,但是大饼撒了一地。

这可把我吓坏了,赶紧下车查看情况。好在没什么大事,我赶紧给他道歉,并给了他医药费,这个事就算过去了。但人就是很古怪的动物,从这以后我开车上街就怕卖大饼的,专找没有卖大饼的路走。

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,哪有那么多卖大饼的,开车谨慎之后,也不可能再撞到卖大饼的了。这就叫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,后来车开熟了,也就不再那么“恐大饼”了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
地 址:喀土穆AL-MANSHIA区 多哈街 信 箱:P.O. BOX 1425,KHARTOUM, SUDAN<>
电 话:00249-1-83272730 传 真:00249-1-83271138
邮箱:chinaemb_sd@mfa.gov.cn